工業廢氣處理設備是保障企業環保達標的關鍵設備,其安全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污染防治效果及人員安全。本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,系統梳理廢氣處理設備日常運維的關鍵要點,幫助操作人員建立規范的操作意識。
一、設備運行前準備
1.個人防護
操作人員必須規范穿戴防護裝備:防毒面罩(活性炭過濾型)、耐酸堿手套、防滑勞保鞋。接觸腐蝕性氣體時需加穿防化圍裙,高空作業必須系掛五點式安全帶。
2.設備檢查
(1)電氣系統:確認配電箱無積水、線路無裸露,接地電阻≤4Ω
(2)管道系統:檢查法蘭連接處氣密性,使用肥皂水檢測無連續氣泡產生
(3)應急裝置:測試急停按鈕響應時間≤2秒,噴淋系統水壓≥0.3MPa
3.環境確認
檢測作業區域可燃氣體濃度<25%爆炸下限(LEL),含氧量保持19.5%-23.5%,高溫設備周邊設置1.2米警戒帶。
二、標準操作流程
1.設備啟動
(1)遵循"先通風后啟動"原則:開啟引風機5分鐘后啟動處理設備
(2)RTO焚燒爐點火流程:先啟動助燃風機→點火槍預熱→燃氣比例閥逐步開至15%
(3)活性炭吸附裝置:確認箱體壓差在500-800Pa正常范圍
2.運行監控
(1)建立"三查三記"制度:每小時巡查設備振動、異響、泄漏情況,記錄溫度、壓力、流量參數
(2)重點監控指標
催化燃燒室溫度:280-350℃
堿洗塔pH值:8.5-9.5
布袋除塵壓差:<1200Pa
3.停機操作
(1)正常停機:按工藝順序逐步關閉設備,保持風機運行15分鐘排凈殘余廢氣
(2)緊急停機:觸發急停后立即關閉燃氣總閥,啟動應急噴淋系統
(3)維護前處理:執行"停電掛牌"制度,管道系統必須用氮氣吹掃30分鐘
三、常見故障處置
1.電氣故障
電機過載:立即停機檢查軸承溫度(>80℃需冷卻)
變頻器報警:記錄故障代碼,復位前必須斷電5分鐘
2.機械故障
風機異響:檢查葉輪積灰情況,動平衡偏差>0.5mm需專業校正
閥門卡阻:嚴禁強行扳動,應使用松動劑浸潤處理
3.工藝異常
VOCs濃度突升:啟動旁路系統,調整進氣閥開度至50%以下
除霧器堵塞:壓差>1500Pa時進行在線沖洗,水溫保持60-70℃
四、特殊作業管理
1.有限空間作業
嚴格執行"先通風、再檢測、后作業"原則,作業時保持持續送風,氣體檢測儀每30分鐘記錄一次數據。
2.危化品更換
(1)活性炭更換:作業人員不得超過2人,舊炭濕度>40%時應按危廢處置
(2)酸堿液配置:采用專用防濺容器,添加順序為"先加水后加酸"
3.動火作業
距廢氣管道3米內動火需開具特級動火證,設置防火布隔離,配備2具35kg干粉滅火器。
五、維護保養規范
1.日常保養
每周清理預處理過濾器
每月潤滑傳動部位(注脂量不超過腔體70%)
每季度校準在線監測儀表
2.預防性維護
每年更換UV光管(累計運行8000小時強制更換)
每3年進行壓力容器檢測
每5年整體防腐層修復
六、應急管理要點
1.泄漏處置
小量泄漏:用吸附棉圍堵收集
大量泄漏:啟動圍堰系統,使用防爆泵轉移
2.火災應對
初起火災:優先使用干沙覆蓋
立體火災:采用"先控后滅"戰術,嚴禁用水撲救有機溶劑火災
3.人員救護
化學品接觸:立即使用應急洗眼器沖洗15分鐘
中毒急救:迅速轉移至上風口,保持側臥位防止窒息
七、人員管理要求
1.資質要求
主要崗位須持特種作業證(環保設施運行、危化品操作),新員工需通過72小時實操培訓。
2.行為規范
嚴禁跨越轉動部件
禁止帶壓維修管道
杜絕單人夜間巡檢
規范的操作流程是保障環保設備安全運行的基礎。建議企業建立定期檢查制度,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,切實將安全操作規程落實到每個作業環節。通過標準化管理,可實現環保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,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。